近日,51CTO “AIGC实战派年度创新先锋”榜单揭晓,中昊芯英创始人及CEO杨龚轶凡凭借对生成式AI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性演进做出重大贡献,推动行业创新发展,荣获51CTO“2024年度AIGC创新先锋”称号。

随着大模型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,众多创新先锋人物在推动AI落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为此,51CTO在2024年发起了“AIGC创新中国行”评选活动,联合业内生成式AI领域顶级专家、投资人权威发布,并经企业一线实践者、广大开发者公开投票,旨在发掘和表彰在生成式AI领域杰出实践企业、产品方案和个人,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创新探索和AIGC更广泛的落地实践。
    此外,为了推荐和展示入选“AIGC创新中国行”的优秀AIGC创新实践案例,51CTO还推出了视频直播栏目“AIGC实战派”,邀请AIGC创新标杆企业决策者、技术负责人、生成式AI领域专家、投资人,通过深度对话、案例分享等形式,共同探讨生成式AI技术趋势及发展演进。作为国内TPU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与深度参与者,杨龚轶凡曾于2024年受邀参与51CTO “AIGC实战派”直播访谈,分享其关于面向大模型时代的 AI 算力基础设施演进与技术实现等方面的见解与经验。

杨龚轶凡是国家级领军人才,拥有密歇根大学学士、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,在硅谷深耕高端大芯片研发设计领域 10 余年,曾在 Google 作为芯片研发核心团队深度参与 Google TPU 2/3/4 的设计与研发,在甲骨文公司参与、主导了 12 款包括  SPARC T8/M8  在内的顶级高性能 CPU 的设计与产出。拥有 54 项中国发明专利、17 项美国和欧洲发明专利,发表过3篇(分别为ASSCC、ISSCC、JSSCC)顶级国际论文。产业生涯中已成功流片十余次,掌握从 28nm 到 7nm 各代制程工艺下大芯片设计与优化完整方法论。

2018年,杨龚轶凡创立中昊芯英,致力于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AI算力基石。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TPU架构AI芯片“刹那®”,在AI计算场景下,相较于国际头部芯片公司的知名GPU芯片,“刹那®”的算力性能超越其近1.5倍,能耗降低30%,单位算力成本仅为其 50%。基于“刹那®”打造的高性能 AI 服务器及大规模AI计算集群“泰则®”,支持1024片芯片片间高速互联,系统性性能远超传统GPU架构数十倍,可支撑超千亿参数AIGC大模型计算。目前,中昊芯英已与浙江大学、深圳联通、青海·海东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等多地政府、运营商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,推动AI技术在金融、传媒、教育、医疗等行业的应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杨龚轶凡还曾受邀在央视财经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、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、2024 甲子光年年终盛典等多个大会及活动参与演讲分享,并斩获多个荣誉奖项。杨龚轶凡此次荣获“2024年度AIGC创新先锋”称号,不仅是对其个人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,也彰显了中昊芯英在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。未来,杨龚轶凡将继续带领中昊芯英深耕高性能AI芯片的自主研发与迭代,以国产自研自主可控的TPU创新架构设计的AI芯片,重塑AI大模型基础设施的效率与性能,驱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创新发展。